柔性电路板行业最早在日本兴起,时间大约是2002年。日本外的柔性电路板行业自2003年开始萌芽,2005年飞速扩展,2006年则出现下滑,2007年年中柔性电路板行业落至谷底,2008年开始复苏。
在2005年,柔性电路板行业门槛低,利润高,吸引一大批企业进入。
进入2006年,竞争变得日益激烈,供大于求的现象非常严重,很多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将价格一降再降,甚至赔本经营。同时,柔性电路板产业的下游客户,如大型的EMS厂家,增设柔性电路板部门,不再外包柔性电路板业务,导致柔性电路板行业雪上加霜。
2007年是柔性电路板行业风雨飘摇的一年。首先是利润大幅度下滑,柔性电路板大厂M-FLEX 2007财年的净利润只有300万美元,而2006财年净利润达4040万美元,净利润下滑了93%。香港上市的佳通科技2007财年亏损2980万美元,而其2006财年则盈利1240万美元。其次是销售额下降,台湾第一大柔性电路板厂嘉联益,2004年销售额77.9亿台币,之后连续3年下滑,2007年销售额为65.41亿台币。
再次是毛利率下滑,嘉联益2004年毛利率是29%,2007年下降到12%。韩国第一大柔性电路板企业Young Poong则将柔性电路板业务从上市公司里剥离,以免投资人的脸色太难看。大厂尚且如此,小厂就直接倒闭。
小厂的大量倒闭给柔性电路板行业带来了机会,柔性电路板行业自2008年初开始复苏。但是柔性电路板行业又面临了新的难题,这就是经济下滑。2008年伊始,全球经济出现了下滑的势头,高涨的油价,次贷危机,粮食价格暴涨。全球经济进入下降通道,尤其是新兴国家。柔性电路板的需求下滑源于消费类电子产品。经济处于下降通道时,首先遭受打击的就是这些非刚性需求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需求:包括手机、笔记本电脑、平板电视、液晶显示器、数码相机、DV等产品。